李渊反隋第几集

2020-03-07T16:01:58 高中历史

关于李渊起兵反隋,历来说法不一,似乎很难给李渊一个公正的评价。大家都知道,李渊是隋朝的重臣,起兵反抗
李渊反隋第几集
  关于李渊起兵反隋,历来说法不一,似乎很难给李渊一个公正的评价。大家都知道,李渊是隋朝的重臣,起兵反抗隋炀帝自然会落个叛主的罪名,可是他不但没有背上不光彩的名声,反而巧妙地博得“名正义顺,荡夷群雄,以拯百姓于凶危。”的名声。他是如何达到乘时而起,既达到了夺取隋政权的目的,又保全了自己封建贵族官僚的名节呢?

  首先应该说,隋炀帝忙着征辽,给各地的起义军提供了有利的形式,各种力量的起义军在不断的壮大,当隋炀帝发现苗头不对时,已经是为时已晚。当时主要有三支较大的农民武装,山东、河北的窦建德义军,翟让、李密的瓦岗军,和杜伏威、辅公佑的江淮义军。隋政权被农民起义军冲击得四分五裂,隋王朝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境地。李渊面对严峻的现实,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前途,是继续为杨家卖命维功利禄,还是改弦易辙去争取更大的利益呢?何去何从,李渊必须选择自己的前途。

  关于晋阳起兵,李渊是决策起兵的首要人物。可以说,李渊蓄谋反隋是早有打算的,因为他起兵前是考虑十分周到的。当时十八岁的李世民也参与决策,李渊正是受了他的启发,但李渊觉得时机还未成熟,并没有答应李世民起兵。李渊地位尊贵,不宜结交一般的地主官僚,和一些江湖人士。李世民却是适当的人选,他为人豁达,极易和部下打成一片,一些有实力、有威望能服众的人,逐渐被李世民网罗到旗下。这在潜移默化中给了李世民结交豪杰的机会,促进了他在政治上的成长。李渊拒绝李世民起兵的建议,主要还是因为自己还没有交大的力量,不能给隋朝的政权以致命的打击,他不愿意轻举妄动。

  李渊其实对隋朝的军事力量了如指掌,当然会保持着清醒的意识,贸然起兵必会步杨孝感的后尘。隋炀帝被困于雁门那一年,李渊就有起兵的打算,但是他放过了这个好时机,因为会落得个与突厥做内应的骂名,担心反隋不能成功,就没敢冒这个风险。后来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威逼东都洛阳,隋炀帝远在江都已经无所作为了,李渊敏捷地观察到了时局的重大变化,等待已久的起兵时机终于到了。但他却装作不以为然的样子,很多人劝他起兵,他都加以拒绝,免得暴露自己。

  按理说,李渊是受封建思想影响的,他脑中的君臣礼教的观念很重,隋炀帝虽然大逆不道,但作为臣子起兵反抗势必会落得个叛主的罪名,所以他必须慎重。他还顾虑到另一方面,就是如何利用农民起义军推翻隋王朝,自己又能够不被起义军击垮,而且要战胜起义军,建立全国统一政权呢。所以他静观不动,任凭起义军与隋王朝决战,即使奉命去镇压起义军,他也是避战保存实力。李渊揭竿而起的时刻,正直李密的瓦岗军兵临洛阳,隋炀帝弃长安游荡江都,隋王朝已经大部分失守。

  李渊起兵的理由是,“荡夷群雄,拯百姓于凶危。”他名正义顺的揭竿而起,即夺取了隋王朝的政权,又保全了自己封建贵族官僚的名节。在当时造成了这样的一种印象,“唐之为余民争生死以规取天下,夺之于群盗,非夺于隋也。”李家军正义之师的名号不胫而走,一些农民起义军纷纷投靠到李家军,不但扩充了实力,更有利于扩大政治影响,起兵根据地太原的局势很快得到稳定,李渊父子立即着手部署西进关中。

  回顾晋阳起兵,农民起义军显然是在火中取栗,而李家军又从农民军手中夺过来。李渊的决断无疑决定了起兵的关键时刻,他就是晋阳起兵的决策者和领导者,李世民却是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迅速成长壮大,他们父子之间相互影响,相辅相成,配合默契,促进了起兵组织发动,博得了起兵反隋名正义顺的赞扬。